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中华世纪谈 > 181,宋魏之战(1/2)

181,宋魏之战(1/2)

上一章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公元424年——450年文帝勤于内政,国内大治,称元嘉之治。文帝第一次北伐失败。

刘义隆即位后,谦逊地表示自己不熟悉政务,请徐羡之等人继续辅政。

第二年,徐羡之等人主动提出让刘义隆亲政。他们相信刘义隆念在他们有拥立之功的份上不会对他们不利。再说即便守丧三年也到期了,他们没有理由不让刘义隆亲政。

刘义隆接管政权之后安排自己的亲信和亲属进朝就职,帮他控制朝廷,尤其是帮他控制住军队。

一切准备停当,他下令缉拿当年发动政变的几个主谋,徐羡之、谢晦、傅亮。

他没有追究檀道济的责任。因为据他了解,檀道济其实是反对废帝的,但是其他三个辅政大臣已经做出决定,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他只能保留意见无条件执行常委会决议。对于刺杀刘义符、刘义真一事,他既不知情,更没有参与。

另外,刘义隆要想杀徐羡之等人为俩哥哥报仇,必须取得檀道济的支持。檀道济不仅手握军权,还在军中、朝中有巨大的影响力。刘义隆要想除掉同样拥有军权的谢晦,必须依靠檀道济。

徐羡之、傅亮没有军权,一纸诏书就解决掉了。傅亮乖乖就戮。徐羡之上吊自杀。谢晦是封疆大吏,举兵反叛。

刘义隆于是派檀道济率军讨伐谢晦。

谢晦本是刘裕的幕僚。刘裕北伐时他在一旁出谋划策,出十计能被刘裕采用九计。不过他的那些计策都是檀道济一班将领去贯彻执行的,他自己从来没带过兵。

谢晦率领两万军队主动迎战檀道济。事先他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但他没有带兵经验,不知道怎么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约束将士令行禁止。

两军对垒。谢晦的部将一看檀道济来了,不敢出战,找各种理由拖延执行谢晦的军令。谢晦的作战计划全白瞎了。

檀道济准备停当后从容发起进攻,一举击溃谢晦的军队。谢晦战败被俘。刘义隆下令将其灭族。

谢晦善谋,檀道济善战,原本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却在内战中互相为敌,拼得你死我活。南朝,包括东晋和之后各朝,不断的内乱消耗了太多实力。否则,汉人政权早就把北方胡国尽数灭了。

刘义隆突施辣手一举解决了权臣问题,完全控制了朝政。之后他开始整顿吏治。他知道政治清明才能使社会安定。

他经常派人下到地方检查官员的工作,了解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百姓疾苦,探讨施政的得失。他身体力行倡导节俭,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他提高了服役年龄门槛以减轻百姓的劳役,鼓励百姓从事农桑。他还定期亲自去监狱审案,防止冤假错案。

刘义隆以“劝学、兴农、招贤”三管齐下治国安邦,效果明显。他在位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称“元嘉之治”,是刘宋最好的时光。

元嘉是刘义隆的年号。

北方胡国一直混战不休。

西秦趁南凉倾国而出西征青海的机会,把南凉的老窝抄了。无家可归的南凉王只得投降了西秦。

北凉一度分裂出一个西凉。西凉由陇西大族李氏建立。李氏自称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唐朝皇室自称是陇西李氏的后人。西凉趁北凉东征西秦的机会,出兵去抄北凉的老窝。没想到中了人家引蛇出洞之计,被打了埋伏,西凉兵败国亡。

北凉联合吐谷浑再战西秦。西秦不敌,举国东迁,半路被胡夏截杀,兵败国亡。西秦故土被吐谷浑人占领。

相似一幕也发生在胡夏身上。赫连勃勃死后,胡夏爆发夺位内乱。北魏趁机进攻胡夏。拓跋焘使用诱兵之计歼灭了夏军主力。胡夏残余仓皇西迁,结果在黄河边被吐谷浑人截杀。

两西一夏灭亡后,北方只剩下清一色的“北”字辈:北魏、北凉、北燕。北魏据有整个黄河流域,实力最强。北凉和北燕偏居一隅苟延残喘。

南朝刘宋据有整个长江流域,实力不亚于北魏,与北魏南北对峙。

刘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恢复了一些国力。刘义隆决定出兵北伐,收复洛阳。

430年,刘义隆派大将到彦之率领五万水军北伐河南。

到彦之是他的旧部,在荆州时就一直跟着他,深得他的信任和倚重。

宋军舰队从淮河取道泗水进入黄河。泗水因为天旱水浅,时不时得下来拖行,整修河道,宋军一天只能行进十里,走了三个月才进入黄河。

宋军进攻碻磝。魏军弃城逃走。再攻滑台。魏军又撤兵北上。随后洛阳、虎牢的守军全撤了。宋军兵不血刃便收回失土。

到彦之大喜,向朝廷报捷。

当时已到秋天。

到彦之以为魏军怕了自己,有了轻敌思想,没有加紧战备。

实际上魏军只是不愿在热天作战而已。北方胡人怕热不怕冷。拓跋焘主动把河南的军队撤回黄河北岸,想等天气凉爽之后再发起反攻,并且顺势南下进攻淮河。

冬天来临之后,魏军大举南下,猛攻洛阳。洛阳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