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中华世纪谈 > 254,安禄山之变(1/2)

254,安禄山之变(1/2)

上一章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755年——7,6年唐节度使安禄山范阳叛乱,陷洛阳、称帝。

杨国忠为扳倒安禄山想方设法寻找安禄山谋反的证据。他派兵搜查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把他的宾客下狱刑讯逼供至死,并且监视安禄山在京任职的儿子。

杨国忠是财务出身,精于计算,不精于算计。人家李林甫整人玩阴的,把你算计了还能让你对他感激零涕,把你卖了还能让你帮他数钱。杨国忠没这脑子,整人明着来,像狗一样扑上去就生咬,结果想玩人却把自己玩死了,还给国家带来大乱。

“国忠数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禄山由是决意遽反”。杨国忠不断刺激安禄山,希望安禄山造反,让皇上相信自己所言不虚。终于如他所愿,安禄山反了!

755年,安禄山率领15万精兵,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浩浩荡荡杀奔长安而来。

杨国忠高兴坏了。终于让我拿到证据了,这回可是铁证如山。他屁颠屁颠地跑去报告唐玄宗。唐玄宗也无话可说,下令镇压。但谈及调兵遣将,群臣面面相觑,傻了。

当时唐朝军队有60万,其中50万在边关,包括安禄山掌握的20万,内地包括两京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到10万。

更要命的是,内地军队久疏战阵,缺乏训练。而边防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两军的战斗力不在一个等级。

唐玄宗问杨国忠怎么办。杨国忠只会吹大话,声称安禄山肯定是叛变了,但他手下的将士们肯定不会叛变。您看吧,十天之内,一定会有人把安禄山的脑袋送到您面前。

唐玄宗认为他言之有理,但心里总归是不踏实。他派人去河东、洛阳征兵,征得六万军队。

十天后,唐玄宗没等到安禄山的脑袋却得到河北各州县举城投降安禄山的消息。安禄山十天时间便杀到藁城。

河北属于安禄山的辖区,并且各州县兵力极少无力抵抗,安禄山几乎没动一刀一枪就洞穿河北,杀至黄河岸边。

唐玄宗不再相信杨国忠的鬼话,开始全力备战。他一面扩大征兵,一面调动边防军迅速回援。他派大将封常清指挥洛阳军队抵抗叛军,派高仙芝率五万军队进驻陕城构筑第二道防线。

唐玄宗刚部署完毕,安禄山便借黄河结冰之机突破黄河防线杀入河南境内。叛军进抵陈留。陈留举城而降。

唐玄宗杀了安禄山在京为官的儿子泄愤。安禄山得知儿子被杀,丧心病狂,下令将一万陈留降兵全部杀掉以示报复,并且抛开“清君侧”的旗号直指唐玄宗。

叛军如狼似虎铺天盖地向西而来。沿途守城官兵一触即溃,或降或逃。两军对垒时,好些唐兵看到叛军扑来扭头就跑,不仅扰乱了军心也搅乱了阵脚。甚至有的守城官兵被震天的战鼓声吓得腿一软,跟下饺子一样从城墙上扑通扑通掉下去。叛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

安禄山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打到东都洛阳附近。

封常清在虎牢关设防,被叛军一攻而破。他退守洛阳,再次被叛军击败。

唐玄宗新招募的六万新兵蛋子没有经过训练,根本不是安禄山十几万老兵油子的对手,一触即溃。封常清领着残兵败将仓皇逃出洛阳。

封常清半路遇到前来增援的高仙芝,一看高仙芝也领着一帮新兵蛋子,对高仙芝说:敌人攻势太猛,靠这帮新兵蛋子无法抵挡。我们不如退守潼关,凭险据守。潼关是长安的大门。潼关一失,长安危矣。只要我们力保潼关不失,战局就对我们有利。

高仙芝于是跟着封常清退守潼关。潼关以东全扔给叛军。

唐玄宗在前线部队里派了监军。监军就相当于政委,代表皇帝监管军队。自从安禄山叛变后唐玄宗对谁都不放心,尤其是对胡人。他派身边的太监去做监军。太监是自己的身边人,和自己感情最为亲近也最为可靠。

宦官监军边令诚报告唐玄宗,说封常清、高仙芝畏战,不战而退,丧师失地。唐玄宗大怒,授命边令诚斩了封常清、高仙芝,另派哥舒翰出任前敌总指挥。

哥舒翰是员猛将,当年在青海屡胜吐蕃战功卓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诗就是赞哥舒翰的,说的是哥舒翰镇守边关时,吐蕃不敢越雷池一步。

哥舒翰也是个胡人,并且病休在家。但如今朝中实在无人,唐玄宗只好请哥舒翰挂帅出征。

唐玄宗交给哥舒翰八万军队。加上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军队,守卫潼关的军队达到二十万。

哥舒翰身患中风半身不遂,无法处理军务,只是挂名主帅。他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部将田良丘。田良丘不能服众,指挥不动军队,无法展开反击,只能闭关自守。

所幸安禄山因为几件事牵扯精力,放缓了进军长安的步伐。

一件事是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不肯投降叛军,自河北沦陷就开始劝说被迫投降安禄山的城池反正。先后有17个郡反正,重新回归唐朝。河北24郡只有幽州6郡是安禄山的铁杆分子。但他们已经被河北18郡孤立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