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中华世纪谈 > 305,平蜀灭汉(1/2)

305,平蜀灭汉(1/2)

上一章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964年——971年宋太祖水陆两路攻灭后蜀。伐北汉,灭南汉。

西路宋军杀入汉中,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后蜀军一败再败,很快就丢了汉中。王昭远烧毁栈道,逃回四川。

东路的曹彬率军乘船逆江而上进入三峡,一路攻关拔寨打到夔州。

夔州就是现在的瞿塘峡,三峡第一险。杜甫诗云“江水开辟流其间,夔州险过百牢关”。瞿塘峡激流险滩、绝壁悬崖非常艰险。

后蜀兵为了阻截宋军通过,在江上修了一座浮桥,桥上修了一座三层楼,由弓箭手驻守。两岸设有石砲夹击。

宋军乘船硬闯肯定会遭到弓箭、石砲的密集攻击。宋军舰队靠近浮桥时发现水路强攻肯定伤亡太大,于是弃舟登岸,从两岸向后蜀兵发起冲锋。后蜀军把防御重点放在了水路,忽视了陆路防守。宋军从陆路杀过来,一举夺取了浮桥。

宋军突破后蜀军防线,继续西行杀到夔州城下。

夔州守将建议死守不出,耗死宋军。监军不肯,认为那是畏敌避战。他亲自率军出城迎战,但刚一出城就被打了回来。宋军跟在败兵的屁股后面冲进夔州。守城的后蜀兵再想关闭城门已经晚了。宋军一拥而入。监军只得率领残兵弃城而逃。

夔州算是四川的后门。宋军拿下夔州后迅速向四川腹地前进。

这时西路的王全斌也取得重大战果。王全斌明修栈道,暗度罗川,一举攻破后蜀兵的防线,杀入四川。

王昭远在重镇利川依江列阵阻击宋军。

宋军发现江上有座浮桥竟然没被毁掉,喜出望外,立即向浮桥发起猛攻。战至天黑,宋军攻占了浮桥。

王昭远见防线已被攻破,趁天黑收兵退守大漫天寨。

宋军包围了山寨。王全斌不愿仰攻,令人围住山寨叫骂。王昭远被骂急了,率军出战。骂街的宋军被打得抱头鼠窜。王昭远一时追得兴起,忘记离开山寨已经很远。他再想回去,晚了。宋军的伏兵切断了他的后路。王昭远乱了方寸,不惜一切代价往回打。他突破包围逃回山寨,但手下精锐丧失殆尽。山寨是不可能守得住了,王昭远率残兵弃寨而走。

宋军乘胜追击,三战三胜又拿下利川。

王昭远收拢残余部队退守剑阁,沿途毁掉所有桥梁。

后蜀皇帝得知王昭远战败忧心忡忡,紧急招兵增援剑阁。他派太子率军出征,做最后一搏。但是援军未到,剑阁已经丢了。

王全斌兵至剑阁,沿途打听有没有其他途径绕过剑阁。终于在一个俘兵口中,王全斌打听到一条小路可以避开剑阁天险。于是王全斌率军佯攻剑阁,吸引后蜀注意力,派奇兵沿小路迂回到剑阁背后。

王昭远正在床上酣睡,被手下急报惊醒。当他得知宋军突然出现在剑阁后面,呆若木鸡。将领前来请令。王昭远已经傻掉了,一语不发。

后蜀军全线崩溃。将领见大势已去,拖着只知道哭的王昭远弃军而逃。

剑阁天险和三峡天堑是四川的城墙和护城河,一夫当道万夫莫开。剑阁和三峡都丢了,四川门户洞开,此后再无险可守。

东西两路宋军势如破竹攻向成都。

后蜀太子率领的援军此时刚走到绵州。太子听说剑阁丢了,吓得弃军而逃,跑回成都。

后蜀皇帝闻讯由惊愕转伤心绝望。大臣建议固城坚守。后蜀皇帝摇摇头:自己的亲儿子都不肯为我射一箭,哪能指望将士们为我卖命?

王全斌率军杀到魏城。曹彬后蜀皇帝素衣扶棺出城投降。

后蜀四十六个州于是归了宋朝。

曹彬所部在后蜀秋毫无犯。而王全斌所部军纪松弛,肆意抢掠,招致后蜀军民的痛恨。

后蜀兵在绵州举兵叛乱。周边州县军民群起响应。叛军高达十万之众。先后有17个州加入叛军。

王全斌派兵讨伐,竟然打不过叛军。叛军不愿替后蜀皇帝卖命,但愿意为保家卫民流血牺牲。宋军再战后蜀军感觉换了一支军队。

当时成都有降兵三万人。王全斌害怕降兵响应叛乱,将他们引入夹城之内全部屠杀。

曹彬率军进剿叛军,首战便俘虏了万余人。叛军人数虽多但缺乏统一指挥,在王全斌、曹彬的夹击下渐入颓势。到了第二年,叛军已成流寇,逃入深山躲避宋军。王全斌率军进山追剿,最终将叛军剿灭。

王全斌平乱期间,朝廷逐渐掌握了王全斌纵兵抢掠、屠杀降卒、引发叛乱的犯罪事实。

灭亡后蜀只用了两个月。平定后蜀叛乱用了一年多。而叛乱原本可以避免的。

百官认为“全斌等法当死”。但宋太祖念王全斌平灭蜀有功,不愿治他的罪,只是将他贬官。

拿下四川,宋太祖得到一个大粮仓,从此不再为粮草发愁。

宋军兵精粮足,士气高昂。宋太祖开始琢磨下一个征服目标。

最合适的目标当属南唐。拿下南唐就能把吴越、南汉顺手收入囊中,中国的统一大业就完成了大半。

宋太祖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