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铁血残明 > 第三百九十章 奈何(2/3)

第三百九十章 奈何(2/3)

上一页铁血残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中无百姓敢出,亦无商贾敢进。合城官民卧榻之侧,如有饿虎酣睡,无时不刻不是提心吊胆,如此绝非长久之计,还请军门雷霆一击,还谷城百姓安宁。”

襄阳分巡分司,戴东旻神色凝重的听着,堂下一人声泪俱下的倾述,堂中只站了几个人。这个官衙原本是分巡道下来出差检查工作用的,所以大堂很小,但现在襄阳府有熊文灿在,他级别太高,好地方都给他用了,戴东旻过来只能在这里将就一下。

庞雨也在堂中,他本来是找戴东旻谈本色的事情,因为剿寇的作战范围太大,兵部也多少与时俱进,对原有的本色供应体系进行了调整,由驻地附近州县直接供应军粮,抵扣起运中的项目,也免了到处运来运去,只是限于此时的条件,平账是个大麻烦,有些起运的项目考核不严,地方本来一直就是拖欠的,拖久了就赖掉。现在成了现粮抵扣,地方实际上多了支出,而军队所需时常会有变动,超支是常态,地方就想要多抵扣些折色,需要再和上级或户部纠葛,一个军饷会牵扯进来四五个相关方。

直接面临威胁的地方支持度稍好一些,其他地方与军队始终纠纷不断,桐城就需要支应六安州等地方官军,就近交割军粮,扯皮的时候也不少,庞雨是见识过的。

熊文灿手下三个总兵,还有庞雨这个副总兵,参游一大堆,目前都在襄阳附近,大家都需要划分一个供应方,熊文灿是不管这些小事的,一般还是由巡抚划好,然后军队再找地方接洽。乘着戴东旻还在襄阳,庞雨今日便是来落实此事的。

熊大人四大主力里面,张任学是河南总兵,名义上虽为熊文灿直领,但只是为了多占一份银子,目前湖广比较平静,大些的流寇都跑去了河南,河南巡抚不断求援,熊文灿准备让张任学回河南剿寇,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归属不清的模式。

陈洪范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熊大人还没安排具体去处,只是暂时驻留襄阳,于是今日同来的只有左良玉。

戴东旻以前是监军道,跟着左良玉打了不少的仗,庞雨也接触过左良玉,恐怕没有哪个文官会喜欢,所议来之前就想好了谈判风格,就是摆正下官礼,戴东旻也确实没有偏心,安排的粮区大致相当。

但总数还差一点,戴东旻想让谷城也出些,正好谷城知县阮之钿正在襄阳奏事,召来还没说到钱粮,先倒了半天苦水。

目前汉水以西的谷城境内没有任何官兵,到处都是八贼的哨马,从西营到达谷城之后,便拦住了所有桥梁和渡口。

谷城百姓能逃的都逃了,周边商路断绝,连船只都不愿意从谷城江面过,县城百业凋敝,田地无人耕种,阮之钿趴在地上,哭诉倒也情真意切,现在连戴东旻也觉得,再让阮之钿供应本色有点不切实际,就算阮之钿本领滔天把粮食凑齐了,那也运不出谷城,多半反帮了八贼。

“阮知县先起来吧,你为难处本官省得,本色之事本官另行料理。谷城飘摇之地,你先回城中安民要紧。”

阮之钿又在地上趴了片刻,才心有不甘的站起身来,抽抽噎噎的站到了一边。

戴东旻又转向庞雨和左良玉道,“左帅和庞将军留驻于此,是为襄阳百姓援剿而来,行坐二粮按照朝廷体制,本官定会尽力筹措,不会短少了兵将。”

“左某信得过戴军门,不过这位知县说得有理,八贼这狗贼老子最知道,早些想法子剿了他的好。”

戴东旻苦笑了一下,朝左良玉点点,但没有说话。

左良玉见状,随意的朝戴东旻拱拱手,“某省得,若无他事左某便先走了,若是戴军门要用兵,可以带信来。”

庞雨今天也基本谈妥了,便随着左良玉一起告辞,等两人出得大堂,那阮之钿也跟了出来,他赶到庞雨身边急道,“请庞将军救谷城百姓。”

左良玉奇怪的看他一眼,庞雨连忙解释道,“这是下官的旧识,阮知县是安庆人。”

左良玉嘿嘿笑了一声,“阮知县你大为不妙,想保着性命,正当求你这乡党。”

他说罢径自走了,庞雨转头把阮之钿拉到大门外,那阮之钿鼻头红红的,满脸都是悲愤。

这位阮之钿确实是庞雨的乡党,而且还是阮大铖的远房堂兄弟。庞雨心中也是奇怪,自己与阮大铖好像特别有缘,在桐城也就罢了,走到湖广驻个军,还能碰到阮家亲戚。

阮之钿的曾祖是阮鹏,是阮大铖曾祖的亲兄弟,算起来两人是远房堂兄弟。桐城民乱的时候阮之钿在怀宁,没有跟庞雨打过交道,庞雨升任守备之后,开初跟皮应举打得火热,随他见过安庆不少士绅,其中就有阮之钿,因为有阮大铖的关系,互相要熟悉一些,但也仅限于此。现在离安庆一千多里的地方再见到熟人,关系立刻就亲近了不少。

这位安庆老乡运气既好也不好,崇祯皇帝总觉得科举出来的官员办事不卖力,决心打破资格用人的格局,陈启新就是其中典型,武举当了文官垄断的六科御史,更让张任学这个进士当了武官,都是打破官场惯例的事情。但这样的特例太少,还不足以满足皇帝的需求,于是另开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铁血残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