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铁血残明 > 第四十五章 设局(2/4)

第四十五章 设局(2/4)

上一页铁血残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不错,池州兵来了还是每日给你报信,比那些衙门的狗吏有义气。”

庞雨赶紧道,“那都是应当的,当日小武兄弟风光时便没忘了我,做人岂能见利忘义当墙头草,黄盟主太夸奖了。”

黄文鼎哈哈一笑,对庞雨的肩背一拍,力道十分了得,拍得庞雨往前跌了半步。

接着他从怀里摸出一块十两的银子,随手向庞雨扔过去,庞雨一时不觉,等到去接竟没接住,银锭掉在了身边草丛中。

庞雨去捡的时候,黄文鼎已经走了,庞雨连忙拱手跟他道别,等黄文鼎走上官道,庞雨又蹲下去到处摸那块银锭,谷小武也帮着摸,还没寻到时,路上车轮声响。

抬起头来只见七八辆马车正在经过,车架上摆放着整齐的银箱。

庞雨停下动作,眼睛直直的盯着那几辆马车,双眼在夜色中几乎要放射绿光。

等马车经过,后面便都是拉粮食酒肉的牛车,庞雨收回目光,低头默默在地上找了片刻,终于摸到那块银锭。

谷小武眼眶有些湿润,“那便劳烦庞哥儿跑远些,有啥要紧的消息一定记得来告知一声,如今能通消息的人便只有几个了,庞哥儿能接近那些大人,消息自然也是最灵通的。

这样小弟在黄盟主那里也大有面子,这点银子不够报答,日后有那更风光的时候,定然还是要提携庞哥儿。”

庞雨满口答应,等到谷小武等人走远,摩挲着手中的银锭轻轻道,“这点银子确实不够。”

……五日之后,练潭镇池州兵大营。

虽然池州兵是一群乌合之众,但那潘游击还是有些本事,扎营地还是强制要求这群丘八挖了壕沟,并用尖木桩作了一层拒马。

只是他们的帐篷五花八门,看起来像是难民营。

王公弼站在壕墙之上,望着桐城的方向眼神不停变幻,他身边站着一名老者,正是应天巡抚张国维派来的心腹幕友。

王公弼皱着眉头问道,“马先生你说最先将桐城之事上奏皇上的,既非应天巡抚,亦非应天巡按?”

“正是,张都堂也是才得到消息,那操江提督马世名数日之前已将乱情奏报,巡抚衙门和巡按衙门都极度难堪,据老夫花了不少银子打听到的,操江提督连被杀者的姓名吴丙、殷登都报了。”

王公弼动容道,“马世名怎会如此清楚。”

老者摇摇头,“不知马世名是何打算。

原本张都堂与巡按李大人有了默契,都打算平乱之后再报,岂知被那马世名抢先一步,如今时不我待,王道台不可再驻师待变。”

桐城民变此时已经震动南直隶,安庆以下至南京各地都在加强防御,但因为与京师距离遥远,所以京师的朝廷还并未得知。

王公弼理解老者所说,巡抚张国维和巡按李傥佑的想法应当是一致的,那便是先平乱再上报,因为南直隶是明帝国的重中之重,如果乱事未平之前被皇帝得知,那皇帝心中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焦虑的非正常情绪之下,皇帝很可能做出超额的处罚,对巡抚巡按都很不利。

而第一封奏报便已经平乱的话,皇帝心中已经有底,不过是看个过程,便谈不上什么处罚了。

所以巡抚衙门和巡按衙门都没有将乱情上报,一直等待安庆招抚或平乱,安庆府每次的申详都说即将招安成功,甚至有时就说抚局已成,但最后核实发现乱民仍在结寨,随时可能酿成更大的巨变。

如此时间拖延下来,被那操江提督马世名抢了先,造成张国维十分被动。

转头看看那一堆兵马,从池州渡江时有上千人,其中很多是拉来凑数的喇唬、乞丐、帮闲之类,路途上便逃亡了数百,在练潭留驻之时,潘可大刻意挖了壕沟,既防乱民袭营,又防兵卒逃亡,就算是这样,也只剩下五六百人。

老者知道池州兵的战力,王公弼其实是并无十足把握能打赢那些乱民,因为有那些充数的人马存在,这部分人往往只能祸害百姓,在战场之上只有负作用,明军在战场上经常不是战败,而是未触即溃,规模越大败得越惨。

老者并不打算体谅王公弼,严肃的说道,“张都堂严令,王道台不可拖延,要精心调派兵马,克期剿灭桐城乱民,时日便是自乱起足月之数,老夫在安庆只等到二十三日。”

他说完也不等王公弼答应,转身便出了营门,几名随从侍候他上了马,往安庆方向而去。

潘游击见那老者走远,来到王公弼身。

王公弼冷冷道,“潘游击,你实话告诉本官,你有无把握胜那桐城乱民。”

潘可大犹豫一下道,“大人,听谍探所言,黄文鼎一伙实在人数不足两百。

我营中善战者只那五十多家丁,此外有二三十名身长力大者可堪一用,其余只是能听约束。

有这近百精锐,在平野之地胜那乱民当有十足把握,可要攻打云际寺,却恐怕…”王公弼在心中骂了一句,堂堂南直隶五府兵备道,居然最后能战的兵马只有不到百人。

南直隶一直还沿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铁血残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