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重生香江大富豪 > 第605章 梦还没做就醒了(修)(2/3)

第605章 梦还没做就醒了(修)(2/3)

上一页重生香江大富豪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信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尽可能地投放更多的机器小车,并且把每个机器小车的速度调得更快,那样整个分拣系统效率不就更高了吗?

其实并不是的。在科技城有车的人那么多,车也走得并不慢,但交通系统还是依旧那么的低效,人们依旧每天要浪费两三个小时在通勤的路上。这个道理放在这些机器人上也是一样的。整个物流中心共有八百台机器小车,但为了更高的效率,亚马逊往往只会投放其中的四百到五百台。

合理调配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拥堵,叶华在特斯拉宇宙数据库直接验证就可以了,是相当轻松的。

弄明白一次投放多少机器小车、小车速度设置为多少时,整个分拣系统的效率是最高的,叶华还专门输出一个模拟系统。在这个模拟系统的帮助下,他们可以更直观地分析出在不同订单量下,或者更多复杂条件下如何分配机器小车是最合理的。

实际上,除了亚马逊以外,叶华旗下所有电商和物流公司配备了类似的自动化系统以应对日益剧增的物流压力。

例如永旺超市位于东京的亚洲一号智慧物流中心地狼仓,就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改造,将效率提升了10倍。从消费者下单完成的那一刻开始算,不到一个小时,货物就能完成拣货、包装、分拣以及装车的环节。又例如永旺在科技城的转运中心,在采用了 仓储系统后,每日有近 300 台机器小车同时运作,同时也将人力在同等工作量下,由 250 人缩减至 20 人。

显然最后还是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更高效的机器人是否将会在这些岗位上完全取代人类?

答案是对的。但这也不代表着人类将会下岗。

自动化所代表的仅仅只是技能的转移,而并非工作的转移。而人类也可以借此在同一份工作中获得更加高级的技能。这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在亚马逊内部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机器人的介入,让人类员工不再需要在 125000 平方英尺的仓储中心中走来走去分拣货物,反而还学习到了排查、处理机器人故障这些更为高级的技能。机器人的运用不仅没有替代工人,反而还帮助其中的一些工人获得了更高的工资。

亚马逊公司还推出打包订单机器人,以自动化数千名员工的工作,同时提升处理顾客订单的效率。这些机器人能够扫描从传送带下来的货物,几秒钟后将它们装进为每件货物定制的盒子里。

亚马逊已在数百个仓库安装这种机器,每台机器10万美元,外加运营费用,每个仓库4台,至少可以裁掉30名员工。这相当于在全美55个标准规模的仓库履行中心削减4300多个职位。亚马逊预计将在半年内收回成本。

打包机器人叫做 arton,由胡玲玲负责的联合机器人制造公司提供。这是一个自动纸箱包装系统,可以满足电商和其他使用大量不同大小盒子的公司的打包需求。

这种机器人每小时可处理 800 至900 箱,是人类打包速度的6至7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被配送到消费者手中之前,所有订单商品都会在仓库中经历跟踪、打包、分配等一系列过程。这意味着为了提高快递效率,亚马逊势必会寻求更高的打包速度。除了使用更多机器来代替人工,亚马逊还要求物流系统的员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无论是为商品定价,还是在仓库中运输商品,亚马逊通常以推动尽可能多的业务自动化而闻名。但由于其正考虑替换那些为自己赢得补贴和公众好感的工作岗位,因此亚马逊也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正在试验这项新技术,目的是提高安全性,加快交货时间,提高效率,节省下来的效率将被重新投资于为客户提供的新服务,这些服务将继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家测试联合机器人制造公司包装技术的公司。永旺、家乐福以及澳洲西部集团等公司都曾使用过这种机器。

企业家是人类社会最稀缺的资源之一,他们普遍拥有三大秉赋:“无中生有”的冒险家;神经粗糙,意志强悍;奉献精神。而叶华就是制造更多的关门弟子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世界充满了风险,市场充满了风险,未来充满了风险,对抗风险的唯一法宝就是冒险,太平洋底有300多万艘沉船,绝大部分都是满载着金银财宝的商船,所谓“三分战略、两分运气、五分冒险”讲的就是生意人和企业家。

中道美雪今年在读叶华口述的《我的奋斗》时,桌面上同时摆放着刚读完的《太祖传》,她崇拜叶华,敬重太祖。

叶华是从“无”中创造了“有”的伟大企业家,是那种几百年才可能出现的天才,他创造了维多利亚、外星人、思科、亚马逊一系列高科技公司,并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于思维方式,叶华是位卓越的价值发现者,是一位“钱生钱”的套利型超级金融资本家,是冒险家,对人类的价值贡献是不可以想象的。

冒险与风险是成正比例的,这是一个悖论:为了抗击风险去冒险,冒险又带来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香江大富豪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