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中华世纪谈 > 183,元嘉北伐(2/2)

183,元嘉北伐(2/2)

上一页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严查。拓跋晃担心太子之位不保,打算杀死拓跋焘。拓跋焘得到消息,索性装死,骗拓跋晃自投罗网。拓跋晃高高兴兴过来奔丧,被拓跋焘抓住鞭打之后处死。

也有说法是拓跋晃死于宦官诬告。拓跋焘宠信的宦官宗爱被拓跋焘任命为中常侍。但太子在代理朝政期间倚重自己的亲信仇尼道盛和任平城。宗爱因此忿忿不平,诬告仇尼道盛等人谋反。拓跋焘于是将仇尼道盛等人处死。此事牵连到太子。太子忧惧而死。

《资治通鉴》采取的是第二种说法。也就是说太子之死跟宗爱有关。

拓跋焘很快发现太子无罪,死得冤枉。宗爱担心拓跋焘会追究他的责任,索性先下手为强谋杀了拓跋焘。

史书对宗爱弑君这块语焉不详,没说宗爱是怎么杀的拓跋焘。《资治通鉴》只是说宗爱“弑帝”。《魏书》说拓跋焘“暴崩,爱所为也”。都没说弑君的具体过程。佛家说拓跋焘死于丹药中毒。这倒是很有可能。因为拓跋焘信奉道教,吃丹药不足为奇。宗爱利用丹药毒死拓跋焘也容易瞒过众人。

总而言之,拓跋焘稀里糊涂就死了。

尚书左仆射兰延和侍中等人“秘不发丧”。这些人在皇宫内上班,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但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对外公布,而是先讨论继承人问题。

按理说这个问题不用讨论。拓跋焘在太子拓跋晃死后立拓跋晃的长子拓拔浚为世嫡皇孙。在拓跋焘没有另立太子的情况下,这个世嫡皇孙就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但是这几个人认为皇孙拓拔浚年岁太小,当时只有13岁,希望立年纪大一些的人做皇帝。他们决定立拓跋焘的第三子拓跋翰为帝,派人去把拓跋翰接进宫来。

但是他们对怎么对待皇孙拓拔浚发生分歧。有人主张废黜拓拔浚世嫡皇孙的称号。有人提出反对。他们迟迟不能达成一致。

这边一耽搁,宗爱那边得到了消息。宗爱跟拓跋翰关系不好,决不答应立拓跋翰为帝。他打算立跟他关系好的拓跋余为帝。拓跋余是拓跋焘的小儿子。

宗爱派人把拓跋余悄悄接进后宫,然后以太后的名义召兰延等人来后宫议事。兰延等人不疑有诈,就来到后宫。宗爱早已安排下带刀的宦官将这些人一刀咔嚓。宗爱随后又杀了拓跋翰,对外宣布拓跋余继位。

拓跋余喜出望外,怎么也没想到有福气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拓跋余即位后立即封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以酬谢他的拥立之功。

刘义隆得知拓跋焘死了也是喜出望外,马上下令北伐。魏国内乱,政局不稳,这是打他们的好机会。刘义隆要为死难的将士和无辜的百姓报仇。

大臣们劝他休养生息。河南之地刚经战火洗劫,人口凋零,土地荒芜,军队不能就地获取给养。一旦攻城不下,后方给养供应不及时,战争就进行不下去了。

刘义隆不听。

将军们知道劝不动他,就建议他不要以河南为目标,直接杀过黄河打到中山,让军队在北魏取粮。只要我们拿下河北,河南不用打自己就崩溃了。但是刘义隆不听。他只想夺回河南之地。

上次北伐失败,刘义隆归咎于将帅无能。所以这次北伐,他决定亲自指挥。

古代交通、通讯都不便利。刘义隆不肯随军作战,想坐在深宫内遥控指挥前线战事,这非常不现实。军情瞬息万变,一来一往就耽误了战机。

这次北伐跟上次一样,兵分三路杀往河南。主力部队在东路。

东路军出门就被碻磝堵住了,猛攻一个月竟然不能攻下。北魏守军在防守的同时伺机偷袭,挖地道趁夜潜入宋军兵营四处放火。宋军主将受到惊吓撤围而走。魏军趁机追杀,斩获颇丰。

东路军收罗败兵,增兵再战,又打了十几天还是打不下来。这时军粮供应出现问题,东路军只能撤回。其他两路一看主力撤了,自己也赶紧撤兵。

北伐再次无功而返。这次北伐虽然没有“仓皇北顾”,但也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