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大明最狠总兵 > 第95章 能人潜质(2/3)

第95章 能人潜质(2/3)

上一页大明最狠总兵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他本身就对姜瓖有好感,得知姜瓖对他如此器重,宋应星兴奋起来。

“下官定当全力以赴!此次赴任,把《天工开物》带来了,希望对大人有用。”

随即,宋应星从包袱里取出三本书。

姜瓖接过,正是《天工开物》,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一本。

此书分为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能对许多行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当然,这些技术并非宋应星发明,他是把各类技术收录起来,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

此书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在现代有专门印刷出来。

“先生所著此书非常有用,给工部官员最合适不过。”

宋应星叹息道:“可惜啊!当官的都想着捞钱,朝廷没人重视!”

姜瓖道:“本将军对各种技艺很重视,像先生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先生所著各种技术,我会着重推广。”

随后,姜瓖带着宋应星,来到火器作坊。

来到大门口,这里有全副武装的大同军把守,上方牌匾已经换了,换成“大同兵工厂”。

在这时代,并未有工厂一词,一律称为作坊,姜瓖将火器作坊改名为兵工厂。

自此以后,在汉语词汇量当中,有了“工厂”一词,大型的作坊称为工厂。

兵工厂内,热火朝天,工匠们全力生产着。

姜瓖带着宋应星,来到火药生产车间。

这里的火药生产技术,在《天工开物》中就有收录。

这个车间不仅生产火药,还制作震天雷。

对于震天雷技术,宋应星本身也懂。

他拿起一颗震天雷,道:“阿巴泰,就是被震天雷炸死!”

姜瓖道:“没错,我请先生来,就是希望先生钻研震天雷技术,在保持爆炸杀伤力前提下,尽可能让震天雷更小、更轻。”

要是能单兵使用震天雷,姜瓖想想就觉得爽。不过,技术进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需要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客观环境,再有相应的技术人员潜心钻研。

宋应星道:“提督大人,下官所学庞杂,并未偏向擅长兵器、火药,愿意全力一试,但不敢保证能成功。”

只要他肯全力以赴,姜瓖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成果。

宋应星又再道:“提督大人,下官并未收录自生火铳,尚不懂制作之法。下官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让下官去瞧瞧自生火铳如何制作?”

这是建奴、李闯所没有掌握的技术,保密性十分重要,他提出这个要求,的确是不情之请,就算被拒绝,也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喜好各种技术的宋应星,好奇心实在太强了。

对于宋应星这个人,姜瓖信得过,点头同意了。

宋应星大喜,是姜瓖信任他才会答应,对姜瓖好感加深了一层。

来到自生火铳生产区,这里分为多个流水线,每个流水线制造一个零部件,最后是组装区。

宋应星对于每个流水线都仔细查看,每个工匠皆是动作娴熟,在确保质量前提下,还能确保生产速度。

每个工匠积极性都非常强,没有愁眉苦脸,而是满怀热情。

最后来到组装区,多名工匠正在组装自生火铳。

在某个角落,放着制作好的成品。

宋应星拿起一把燧发枪,仔细了解,爱不释手。

“自生火铳真是好,比鸟铳、三眼铳好多了!怪不得平谷一战,能让清贼损失惨重!”

《军器图说》问世后,宋应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要看看这本书中所载自生火铳的制作之法,今天,他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满足。

他又再问道:“大人,不知工匠薪俸如何?”

“薪俸并非固定,而是计件结算!”

“计件!”

宋应星首次听过这词。

姜瓖道:“比如自生火铳流水线,每个工匠,是按照生产的合格零件数量来结算薪俸,如若出现不合格零件,不仅那个零件不计算薪俸,还要再倒扣一个零件的工钱。还有专门的‘质检部’,质检员要检查每个零部件质量,若有不合格的通过,质检员要负责。”

他又说,那些速度快的工匠,最多的薪俸能拿三两银子,速度慢的只有一两而已。

宋应星惊讶了,首次听过计件这种方式,怪不得工匠们速度那么快,越快薪俸就越高,而薪俸倒扣制度,又约束着工匠必须保证质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最狠总兵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