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四百二十六章 偷国犯了众怒(1/2)

第四百二十六章 偷国犯了众怒(1/2)

上一章从李元芳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少林僧人怎么突然变得有干劲了?”

原百济王城,现大唐熊津都督府中,郭元振翻看着新的线报,有些啧啧称奇。

少林武僧的培训工作,他也参与了,知道这群和尚出动,内心深处是很不情愿的。

整日习武归整日习武,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愿意就上战场,如果不是少林寺经过上次事件,实在难以维持,武僧肯定是不会出动的,内卫也不可能强迫为之。

不是心甘情愿,终究不能托付大事,郭元振也没指望他们能获得什么至关重要的情报,但近来线报却多了起来,并且都是关于新罗上层的。

似乎这些僧人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并且十分积极,宁可冒着大风险,也要不断传递信息,令人刮目相看。

郭元振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只能归结于领导的高瞻远瞩:“怪不得六郎要让少林寺先行,这些和尚用对了地方,还挺有能耐的。”

他将线报递给手下整理,仔细翻看手中的木牌,从高往下,全都是不同地位的新罗高官。

最高的大将军,只有太大角干金庚信,此人已经去世,位置空下,但其弟弟金钦纯却继承了政治遗产,因此郭元振将之补充上去。

剩下来的,就是三位大幢将军,金钦突、金真珠和金天存。

再下面是贵幢总管,类似于大唐的都督,都是集民生与军政于一体的封疆大吏,当然考虑到新罗的国土面积,或许要称为封疆小吏?

最后则是上州总管和下州总管,这些就相当于大唐的刺史了,也必须重视。

在李彦的强调下,内卫将新罗当成昔日的突厥来对待,全力收集高官的情报。

新罗官员本来就不多,全盛时期也只有所谓的二十八将,如今更是有不少病故身亡,还有在政治斗争里被金法敏所害,或许又有补充的,但如此数量内卫是完全能够盯住的。

正在翻看着牌子,反复记忆,寒风吹入,一道修长的身影走了进来。

男子相貌俊逸,气度不凡,正是出身陇西李氏武阳房的李迥秀,郭元振见了抬起头来,亲热地唤道:“茂之来啦,外面天寒,快来饮一杯热茶。”

“辽东当真苦寒,怪不得昔日太宗也因体恤兵士而主动退兵……”

李迥秀来到面前抱起茶杯,输出一口寒气,片刻后才觉得身体暖和起来,称呼也较为亲近,但语气里却带着下属对于上级的尊敬:“多谢元振了!”

同样是李彦心腹,关中士子跟丘神绩势同水火,与郭元振的关系却不错,因为郭元振此人最擅于跟各个阶层的人打交道,此前就与二馆内权贵子弟来往密切,李迥秀正是其一。

不过之前两人的关系,是以李迥秀为主的,毕竟这位的曾祖父是凉州都督李大亮,也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贞观时期的能臣。

但自从李昭德和齐聚英国公府的勋贵子弟吃瘪后,此次再北上的各族子弟就老实很多,李迥秀巴结不上李彦,有意与郭元振打好关系。

此时他看着郭元振面前的牌子,微笑道:“不愧是分裂突厥,威行海外,诸蕃盛衰,无不在控制之中的内卫,新罗王如果知道他国中臣子都在我大唐的掌控之中,怕不是要惊惧而亡?”

郭元振听着他难以掩饰的傲气,摇头道:“茂之不可大意,新罗固然是小国,但亡国之战不比其他,一旦上下齐心,谨守要地,我们不见得可以一战功成,毕竟此次我唐军发兵,也只有五万精锐。”

李迥秀笑道:“元振太谨慎了,新罗蕞尔小国,麾下子民不及我西京长安一城之地,若无我大唐,昔日已被百济和高丽所灭,如今触怒我天朝,还不是挥手可灭?别说五万精锐,我看三万足矣!”

郭元振淡淡看了他一眼,不与其分辨,另一道身影却大踏步地走了进来,雄浑的声音远远传到:“此言未免过于骄狂,此次发兵五万精锐,还要在辽东募集民夫,更有海军船只,堵截倭国,总计至少二十万之力,才能对新罗实施灭国之战,阁下张口就是三万,莫不是以为攻城掠地只是儿戏?”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但李迥秀脸色变了后,看着来人却低声道:“安经略所言有理。”

出言的正是安忠敬,他明经及第后,任并州参军,因倾心下士,得功升迁,此番战事调经略使,官职在李迥秀之上,与李彦的亲近程度更非这位可比,再加上言出有物,李迥秀也不敢有丝毫顶撞。

安忠敬也不理会这世家郎君,来到郭元振面前抱拳行礼:“郭校尉,新罗之地流传出消息,高丽王族祖辈乃是三韩苗裔中的马韩,与新罗乃同族同源,泉氏大怒,向内卫请求除此谣言。”

郭元振一愣:“难道不对么,他们似乎是同属于三韩苗裔啊?”

安忠敬摇头:“根据泉氏所言,并非如此,高丽国内确实有不少三韩之人,但王族乃扶余人,也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从李元芳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