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大明枭相 > 第229章 被盘问,申时行(3/4)

第229章 被盘问,申时行(3/4)

上一页大明枭相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您往常都挺善于把问题弄模糊的。就像翰林院官员数量这件事。”

虽然这话意在恭维,但听上去并不太像,虽然这话确实是有这层意思的。

“大人,您本来有这个能力将事情弄得……嗯,怎么说呢,就是莫名其妙一些。”

于可远有些震惊他的直白,不愧是吏部官员,不喜欢那些弯弯绕。然后他继续说道,“我这话是赞同,是认可,我可以发誓。您在翰林院,在詹士府做事,把事情弄模糊本来就应该是您的基本功之一。”

“那你来告诉我,还能怎么做这件事。”于可远冷冷地回答。

他不假思索地给出例子,“拖延决定,回避问题,谎报数据,歪曲事实和掩盖错误。”

事实上他完全正确,这就是官员常干的事情。可他在当时的情况下,掌握的信息太少,根本无法作出更多事。一旦说错,就是更大的陷阱。

于可远不理睬这话。

“大人,”他开始说,打算从事实角度搪塞过去,“如果这些内幕都是实情……”

他立刻打断了,“假设,没错,假设!您本来可以说,比如说,讨论真相的性质。”

现在轮到于可远给他解释情况,“这场讨论对真相的性质毫无兴致——他们都是赵大人的属下。”

“那您可以说一说安全方面的问题。”他说,这一般都是吏部官员常用的第一道防线。

愚蠢透顶!

他问他一些腐蚀的铜线怎么能成为安全方面的问题。

“这取决于怎么使用它们。”他献计献策。可悲啊,他不可能真的以为于可远这样就能逃脱吧。

于可远不打算和他继续在这和稀泥,“所以吏部为什么要往翰林院安排二十名官员?”

“这是吏部的基本工作,给没有犯错的官员安排到合适的部衙,这是分内之事。只是原本要安排到通政使司,哪知徐阁老提前打了招呼,往那送了十多名官员,实在塞不进去了。而且……认命文书发得太早了一些,让这些人寻到可乘之机。如果再晚一些,或许就不会这样……”

猪队友!

于可远只是难以置信地望着他。

“只是一丁点儿小错误,”他竟然开始公然挑衅,“任何人都可能犯的那种。”

“一丁点儿?”他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丁点儿?二十名官员!我们费尽心力才裁减了十二名官员!那你给我举个大错误的例子!”

“让他们去找吧。”

接着于可远问为什么要给堆满铜线的库房烧炭。

“大人,你真想知道?”他问。

于可远吓了一跳。这是他第一次这样问自己。“要是不太麻烦的情况下。”他略微谨慎地回答。

其实这本该是自己这个詹士府少詹事知道的事情。

但显然他不知情,而归功于某些特殊渠道,这位左侍郎大人竟然知道。

“某位大人,”他说,“在库房里和其他几位品级稍低的大人做文章。”

“做文章不是有书……”

于可远立刻止住了呼吸,做文章?做什么样的文章要背着人去无人问津的库房里?这特么分明是在……龙阳?

他甚至不知道从何说起,于是他从简而行。

“制止他们。”于可远有些生气。

这位左侍郎大人摇摇头,发自肺腑地叹了口气,“但自从这一任詹事上任以来就如此了,您总不能向自己的上司提议此事吧?”

于可远更是一怔。

原来是詹士府詹事……他的顶头上司?所以自己是在给上司抗雷?何况这件事显然是很多朝廷大员都知道的,也都心照不宣地默许此事,他们拿出来也不是真要给詹事大人穿小鞋,就是为了恶心自己!

他就更不能去找詹事大人了!

于是他接下来想到詹士府订购物资的建议,为何那个张邕提的建议没人接受呢?答案其实显而易见。

但左侍郎大人却异常激动地道:“那就是个搅屎棍!一个怪胎,他特别执着于节约,导致自己丢掉了乌纱帽!”

“所以为什么不采纳,是谁在吃回扣?”

“并没有人吃回扣,大人。”他显然没在说实话。

于可远盯着他。

“要执行这个建议就意味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

“所以呢?”

“这意味着要有更多的官员。”

这显然是在胡说八道。但他却觉得很有道理。

“您不反驳我?”

“显然,我做不到,你说的是对的。”在这一点上,二人达成了相当的默契。

“没错。”他竟然开始得意洋洋了。

于可远幽幽望着他。他突然就明白过来这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这些都是你编造的?”

“当然。”他大声笑着。

“为什么?”

他缓缓走到门口。

“作为一个例证,”他用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枭相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