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衡华 > 第四百四十九章 玄星身世(2/5)

第四百四十九章 玄星身世(2/5)

上一页衡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衡华又拿起一块梅花饼。空格子又生成新的梅花饼。

王丹看得奇怪:“这东西……无限点心盒?给我尝一块。”

衡华将点心盒递过去:“金丝糖恢复体力,梅花饼解除火毒,红豆粽治疗伤势……”

六种糕点俱是灵食,对修士在外行走有回气、补血、凝神、解毒等诸多功效。

王丹随意尝了两枚,砸吧嘴说:“滋味不错,只可惜灵气有点少。”

欧阳子铭使用的灵膳对他这样的金丹修士近乎无效,只有一个品尝的功效。

“这玩意本就不是给您这样的金丹修士用的。”

衡华看出这种点心盒子的前景。

如果能量产,哪怕效果只针对炼气、筑基层次,也能进一步挤压炼丹的空间。

欧阳子铭继续跟几位宗师讲述星书传说。

“星尊大帝创造群星,分离光暗。恒天流转的日月星辰即为光明。

“但大帝的星光未能照耀太空寰宇每一个角落。在无光之地,诞生一尊手持黄幡、身长豹尾的三首六臂恶神。其为无光之神,黑色之神。

“其神挑衅星尊大帝,吞噬日月群星,惹怒星尊。最终被斩落解体,化为罗睺、计都二神。”

欧阳子铭讲述的,是弘文阁主早年勘古,找到的一本古文明星书。

琅环馆收藏正版,逐古人那边有拓本。加上欧阳子铭和伏衡华儿时相识,清楚彼此都读过这本星书。

黑神被星尊所斩,上半截无尾无足,手持一面黄幡,逐日而噬,为流星之主。下半身无头无手,以足尾奔月而吞,乃彗星之神。

二神合一,即为蚀神。乃黑洞之王,象征星辰的末路。

天阴童子从王丹手中捞过点心盒子,随意挑了一枚核桃酥。

他问:“这就是衡华小子一直思考的?不是把计都、罗睺视作个体,而将其视作一体两面的蚀神?”

文明在代代传承间,有延续,亦有创新,甚至会对同一现象进行重复认知。

在龙居文明,将这两种星象称作月北交点/龙头(计都),月南交点/龙尾(罗睺)。认为日月轨迹宛如巨龙一般环绕大地。

而在更古老的文明,则将同样的星象视作一尊黑色之神,黄幡/蚀神头、豹尾/蚀神尾。

“没错,我目前的思路,就是寻找和黄幡、太阳首、罗睺有关的信息。

“我认为豹尾岛、黄幡村应该就在同一处。豹尾岛,可以换成计都岛、太阴首岛、蚀神尾岛等等称谓。”

罗睺、计都之间的联系,关系着他们目前的处境。如果黄幡村真处于豹尾岛上,而众人却未曾察觉这个村落,那么这座岛屿是不是还有未曾探索之地?

迷雾是不是将这座村落隐藏起来?

迷雾中消失的人和物,是不是还活着,是迷雾将其送入黄幡村?

听到伏衡华的假想推测,几位宗师陷入沉思。

“根据无名所言,既然不是同一座岛屿,联系应该没有你想象中这么紧密。一个在西海之东,一个在西海之西。如果这样的两座岛屿相互呼应——太阴首和太阳首构成的阵法,可以把整个西海笼罩在内吧?”

这种把整个西海拉在一起的阵法,完全可以用来囚禁仙人。

他们若真陷进来了,还能出去?当年弘文阁主能安然离开?

“兴许,这样的称呼只是巧合。黄幡村,并不是代指罗睺,而是一个喜欢使用黄色旗幡的村落?”

“这不可能。你忘了?无名下午说过,黄幡村毁灭后,有遗孤在此建立豹尾岛的七政山庄。黄幡豹尾,罗睺计都,显然建立七政山庄的人清楚这背后的隐意。”

在场三位宗师,研读本文明的星书天相,尚不了解这些别名、他称。那黄幡村遗孤为何清楚?

显然是黄幡村本就具备的传承。而这份传承……可能来自更古老的文明。

到底是宗师,站在东来修真界的顶点。虽然对古文明的常识了解不多,但他们或多或少清楚,万年之前那一场大陨石劫。

“伏衡华以古文明的角度思考,你们有没有想过,七政山庄可能有另一层隐意,暗指一篇修行法门?”

衡华看向乾坤楼主:“您指的,莫不是《七魄离神经》。您这是把七政山庄的七夜诅咒视作修真功法的隐喻了?”

传说隐喻功法,伏衡华见得多了。红木箱的好些邪术都是这样隐藏在字里行间,除却道法、神识的解读,更需要拆合字谜、翻译暗喻。

“人有七魄,命魂主之。神州时代有功法以修炼魂魄为主。以七魄暗合日月五星,采太阳之精、太阴之华、重华之灵、荧惑之灵、地侯之灵、太白之灵、钩星之灵。”

提及功法,伏衡华顿时来了精神。

“如果把七政山庄发生的凶杀视作一个人斩出七魄化身。那么所谓的第八人,就是他本人死后,以命魂回收七魄来成道。这个思路我想过,也是我最早考虑的。”

瞄到七政山庄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衡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