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小说 > 新僵尸传奇 > 关于书中的病毒(1/2)

关于书中的病毒(1/2)

上一章新僵尸传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埃博拉】:

本书中出现的病毒原型为一种被称为埃博拉(bola)(也作“伊波拉”,“艾博拉”)的传染病。现将艾博拉病毒有关资料收录如下:

(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

这种病毒来自“iloviridae”族,与马尔堡病毒类似。“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这种病毒最早是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首次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再次发现它的存在后,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该地区靠近1976年hoy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ambuku和苏丹西部的zara第一次爆发的地方。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其中扎伊尔284例感染,有151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51例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周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埃博拉共有4种亚型。两种分别命名为-(bola-aire,埃博拉-扎伊尔)和-(bola-udan,埃博拉-苏丹)在1976年被确认。相对于扎伊尔亚型的90%的死亡率,在苏丹爆发的埃博拉亚型的死亡率较低,约为50%。1990年,相似的病毒在从菲律宾进口到eston,irginia的猴子中发现。这种病毒被命名为bola-eston。

更进一步的爆发发生在刚果扎伊尔(1995年和2003年),加蓬(1994年,1995年和1996年)以及在乌干达(2000年)。1994年在象牙海岸人体个别案例上发现一些病毒的变种。

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

有人比喻说,把艾滋病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艾博拉病毒的威力。

埃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粘液、唾液或血液都是媒介,甚至握一握手就会传染。

(本书中适当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限制条件,但减少了病毒的发病时间。设定病毒只能通过血液传播,发病时间也在一天内。)

埃博拉病毒相信是寄生在一种当地动物或昆虫身上,可是目前还无法确认寄主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的玛丁尼兹医生(indseyartinez)说:没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病疫爆发之间藏身何处、什么因素促使它活跃起来?

追查首宗病例是检疫的重要工作。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终于发现36岁的阿薇蒂(stherete)是乌干达的首个埃博拉患者。她生病发烧5天后就死了。以当地习俗,遗体停放在住家两天,等待亲友一起参加葬礼。葬礼上,死者亲属清洗遗体,然后把她葬在离住家不到10公尺的地方。

仪式结束后,亲友们同在一个大水盆洗手,象征亲密团结。大家却不知道,阿薇蒂的遗体带有埃博拉病毒,简直就如一枚计时炸弹一样。接着,与她同住的母亲、3个姐妹、她9个月大的女儿,以及3个亲戚相继死亡。家中唯一生还者是阿薇蒂8岁的儿子,他当天没有参加葬礼。

病毒也在乌干达北部地区的古鲁镇附近蔓延。当地政府在确定是埃博拉之后,立即禁止传统葬礼,所有尸体都由政府处理与埋葬,以避免传染。

经过化验,专家发现病因是一种称为“苏丹埃博拉”(bolaudan)的病毒。目前已知的人类埃博拉病毒有3种,都以疫区国家为名,分别是“苏丹埃博拉”、“扎伊尔埃博拉”、“象牙海岸埃博拉”。

“苏丹埃博拉”1976年及1979年曾两次出现苏丹南部,死亡率约65%,是致命率较低的一种。1995年在扎伊尔出现的“扎伊尔埃博拉”,死亡率高达81%,那一次共死了315人。

这是乌干达首次发生埃博拉,而且古鲁镇附近的人不像其它国家疫区居民一样常吃野生动物。过去几次埃博拉病疫,专家怀疑居民吃下带病毒的野生动物所造成。由于病原来自苏丹,有人猜测,或许是以苏丹为基地的乌干达叛军无意间把病毒带过来。

不寻常的传染病例越来越多,而且不仅发生在卫生水平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今年4月号的《新英格兰医学学报》同时刊登4篇关于传染病的报告,包括意大利因玉米中listeria菌造成的感染,马来西亚因猪只传染的脑炎,美国亚特兰大糖尿病男童因吃受感染食物而进行两次肠手术等案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新僵尸传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