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小说 > 我在红楼改气数 > 第二百十五章 天下穷人靠我(1/2)

第二百十五章 天下穷人靠我(1/2)

上一章我在红楼改气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扬州知府吕青阳是个八面玲珑的聪明人,从来不做出头鸟,做事四平八稳,一向哪边都不得罪。

甄琏是人赃俱获的杀人嫌疑犯,按律得押在扬州府?好,那我就奉命拿人,把他押在牢里不放。

甄琏是江南甄家的公子,不能得罪甄家?好,那我就在牢里给他犯人能得到的最好照顾。

甄大人派人来给侄子送东西?可以,仔细检查一番,只要没毛病,尽管送,委屈不了令侄。

林大人要求按律及时提审上奏?遵命,该走的程序一样不少,及时上折子汇报,绝无遗漏。

吕知府就是这么一个尽职尽责但绝不给自己找麻烦、护佑一方顺带护佑自己的“好好”好官,虽然并没有什么政绩,但在朝廷和民间都一向风评不错。

因为表现出色,他在扬州这等富庶之地已经留了一任。

到如今已经过了五年,今年考评若是“称职”,那就必然是要升迁的。所以,聪明如他,尤其不能在这时候得罪人。

听闻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举家搬到广陵楼暂居,吕知府赶忙带着自己诗集书稿登门问候,再三自责“未能安顿好林大人这样的国家栋梁,卑职委实是失职”。

得知两淮盐政甄桓突然病倒,吕知府也立刻带着“家乡特产”冬虫夏草和人参登门看望,满脸关切,说了许多“恳请老大人千万为国保重身体”的暖心话。

这些年来,他和扬州的各大盐商都有往来,但从来不收一两银子的礼金。

有些实在是盐商盛情难却之时,吕知府也只是略略收一些小小的风雅礼物,免得让盐商觉得自己太过清高,不近人情。毕竟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这些小礼物,比如一张小小的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或者一枚小小的极品田黄三链章,抑或一只小小的北宋汝窑天青釉笔洗,都是些不值钱的小小雅物,无伤吕大人的清誉。

而且每每还要偷偷摸摸避人耳目,委实让吕知府很勉为其难。

这回盐政甄大老爷出了状况,八大盐商之首的江春也折戟沉沙,其余的盐商个个也都忧心忡忡,一边凑钱打发贾琏这个刺儿头,一边四下里打探消息,自然也少不了要往吕知府这里跑。

吕知府是个“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高手,在看望过甄大人之后,随即明白了大事不妙,立刻闻风而病,而且还病得很严重,卧床不起,根本无法见人。

扬州的盐政老爷病了,父母官吕老爷也病了,这下子,扬州城里的诸多盐商都成了没爹没娘的孤儿,嗷嗷待哺,惶惶不可终日。

但终归还是有能勉强稳得住神的。

比如和太上皇有交情的江春,回到家立刻就想法设法往大明宫里送信;

比如和北静王有老亲的沈初,连夜就差人进京去找北静王求助;

再比如把侄子送进宫里当差的鲍道志,不仅写信让侄子赶紧打听情况,还找到他曾经送了二十两赤金、给他家老爷子画过像的宫廷画师打听风声。

这时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黑猫白猫,逮到耗子的,就是好猫。

甄桓甄老爷当然也不能是笨猫,他是一只一半真病、一半装病的老花猫。

他明白这事的关键,在于弄清楚给贾琏背后撑腰的到底是谁,更明白这事最难解决的问题,在于他侄子甄琏还牵涉了人命案,刑事案件比贪腐案不好洗白。

他一回到府里,就连夜强撑着写了两封信。

一封送往金陵,让哥哥赶紧想办法;另一封,则是直接送到京城,只要能送消息给老太妃,这事儿就或有转机。

.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从古至今,从南到北,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他们那边乌云盖顶,黑云压城,而另一边的林如海,却是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心情极佳,身体越来越好。

这几日接连天气晴好,在林大学问眼里,那更是“大扬州的天,是晴朗的天”,竟然扔下书本一日,邀贾琏一道去游城北蜀冈上的大明寺,拜栖灵塔遗址。

贾琏自然欣然前往。

到郊外游山玩水,总比被茱萸和晴雯拉着在闹哄哄的街上逛得累死累活要好得多。

当然,看见林大学问一天比一天神采奕奕,贾琏也很开心。

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改变了林如海的生死,也就改变了林黛玉未来的命运。

林如海不死,就仍然是当今皇帝的心腹之臣,他的官职就还会升,林黛玉就不会成为孤女。

有高官父亲做后援,林妹妹就可以改变孤苦无依、最后哭尽眼泪、悲惨而死的可怜命运。

加上他已经救下的秦可卿,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我在红楼改气数章节列表下一页